close
車埕隸屬於南投縣水里鄉,聚落四周山林圍繞。
1912年開設埔里至車埕之間的輕便車軌道,運送蔗糖順便經營客運,車埕因而放置許多輕便車輛,故得名為『車埕』。
1960年代為了運送丹大林區的木材,車埕成為中部最大木材加工及轉運站,車埕猶如一座「木材村」。至1986年政府禁止高山林木伐採,導致車埕木業逐漸衰退。921地震後,政府以「鐵道、電力、木業、農特產」為四大主軸,致力發展車埕的觀光業。
木業展示館
1958年振昌公司取得丹大林區的採伐權,在車埕建立木材加工廠,並引近千名技工,開啟了車程熱絡景象。1986年由於政府禁伐政策,振昌公司於當年12月底停工。現今貯木池、天車等設備,皆為當年遺跡加以整建而成。
天車
天車又稱水寮、起重機。一種用於吊起卡車上的原木放在貯木池中,另一種用於吊起貯木池中的原木,運送至加工廠或直接運往港口外銷。
貯木池又稱杉木池,是用來浸泡貯存原木的水池,以便於原木的樹脂釋出,延長木材使用年限。
加煤平台 加水塔 號誌樓
『加煤平台』是讓工人為火車頭添加煤炭之用,特殊的樓梯設計是為了讓工人能更平穩省力地將煤炭運上平台。
『加水塔』則是利用橡皮導管將水塔儲放的水倒入蒸氣火車頭的儲水箱,遠觀有如鶴的長喙,因此有水鶴的美名。
『號誌樓』原來位於竹南站,是早期提供火車行進時變換號誌的控制室,因已不再使用,經鐵路局同意遷建於此,重現古往的面貌。
集集線列車
骨董火車
鳥瞰車埕
木桶便當
車埕有許多鐵道畫家李明建的作品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