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雷公根開得是像芹菜一樣的繖型花序,實在令人難以相信,它那蚶〈ㄏㄢ〉殼似的圓腎形葉片也許大家都熟悉,但是,花朵開在哪裡呢?撥開葉片,就在莖節上那一團紅褐色不明物體,仔細看看就是它的花序了。
說雷公根開得是像芹菜一樣的繖型花序,實在令人難以相信,它那蚶〈ㄏㄢ〉殼似的圓腎形葉片也許大家都熟悉,但是,花朵開在哪裡呢?撥開葉片,就在莖節上那一團紅褐色不明物體,仔細看看就是它的花序了。
白茅的地下根莖發達,縱橫土壤深處,非常難以根除,以「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」來形容它是再恰當不過的,火災後只再短短兩週即可迅速萌發,進而形成完全由白茅組成的大草原。雖然白茅是農田中難以除進的雜草,卻是荒山極佳的水土保持植物,同時也是土壤肥力的指標植物,只要是白茅族群盤據生長的地方,往往就是土壤肥力不足、生產力較低的地區。
鴨跖草的花實在既特別又有趣。它的3片花瓣有2片大大的,著上少見的深藍色;下方的一片白色、小小的,一不注意便找不到。6枚雄蕊中,有3枚花藥呈鮮黃色,雖然醒目卻是沒有花粉的假雄蕊,真正的雄蕊和雌蕊一樣長長的,顏色卻不起眼。
原產於南美洲的馬櫻丹,三百多年前由荷蘭人引進台灣,目前除了栽培種之外,從低海拔山野到海邊,野生族群無處不生,終年開花不斷。它的花冠會因陽光直射及時間長短的影響而有多變的花色,所以又稱為五色梅或七變花。
要認得鱧腸,最容易的方式便是折一段莖葉,其斷面處會很快變黑,因此又被稱為「墨菜」。鱧腸多半長在潮濕的溝渠、田邊或濕地等,而根據觀察發現,只要環境的水分足夠,鱧腸就會往上長高,但如果生長在開闊地或長期缺水的地方,它就會匍匐地面,以減少莖葉的水分蒸散。
馬鞍藤因葉片先端凹裂,形如馬鞍而得名。細看它的花朵,與我們所熟知的牽牛花大同小異,原來它們確實同屬玄花科牽牛屬的成員,不過差別在於馬鞍藤因長期生長在空曠的海濱沙灘上,莖完全不像牽牛花能纏繞攀緣,反而是匍匐蔓生,向四面八方拓展地盤。
原產於北美、澳洲、太平洋群島、墨西哥和巴西等地的賽芻豆,於1960年代引入台灣,一開始是作為飼料、乾草或牧草等,後來也逸出野外而成為歸化植物之一,在空曠的荒地、路旁或草原,都很容易找到它的蹤跡。